最近,家具業有兩則要聞沒能引起應有的關注,其一是透明木頭的研制成功,其二是3D彎曲木的用于生產。
家具工業的進步跟材料的進步密切相關。以全球家具設計高地米蘭家具展為例,其家具設計除了藝術性強之外,在材料應用上的創新,才是中國家具人差距最大的地方。而材料的創新,是科技創新的直接反映。這也反映了中國工程界、材料研發領域對于家具生產的支撐不足,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家具設計師對于新材料運用的敏感度不夠。
新華社華盛頓5月16日電 (記者林小春) 木頭用途雖多,但你能想象有一天它甚至能取代玻璃嗎?美國馬里蘭大學的華人科學家胡良兵帶領的團隊最近就研制出一種透明木頭,并認為它將來能應用在家具、建筑材料等多個領域。
這項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美國《先進材料》雜志上。胡良兵副教授等人首先去除木頭中有顏色的木素成分,然后填充光折射率匹配材料環氧樹脂,實現了木頭在光學上的透明。測試結果表明,總透光率可以達到90%。
透明木頭
據胡良兵介紹,透明木頭具有比原始木頭更高的強度,相比玻璃、塑料更加環保,還具有這些常用透明材料不具備的一些獨特光學特性。
胡良兵告訴新華社記者:“透明木頭是一種新的材料,集美觀和實用于一體,因此其應用前景比較看好。”
來自中國南京大學的訪問學者祝名偉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他舉例說,透明木頭可以用來做書桌、書架和餐桌等;也可以作為建筑材料,建造透光、結實又防水的房子;同時,由于其美觀性,甚至可能走上藝術家的創作臺,成為創作原料。
胡良兵說,由于其制備工藝沒有用到昂貴的試劑和儀器,所以這項研究的成本并不高,而且將來會隨著工藝的成熟進一步降低。
當然,任何研究成果在初期都不完美。胡良兵團隊目前還只能提供小尺寸的透明木頭,大型應用尚需工藝的進一步改進和優化,這是他們下一步要研究的方向。
3月19日,依諾維紳攜3D彎曲木技術亮相第37屆廣州國際家居展。國際設計師Hans、依諾維紳總裁楊建偉等嘉賓出席了此次展會期間新品發布會。
3D彎曲木技術源于歐洲,采用高溫的壓制方法使軟化后的木材產生變形,彎曲成型,在變形狀態下進行長時間的干燥處理,恢復并增強木材原有的剛性和韌度以達到設計師想要的完美弧度。
3D電視柜
據悉,一把3D彎曲木椅要由熟練的木工經過20道工序制作生產,制作周期從5天至30天不等,整個過程由機器人和手工共同操作完成。依諾維紳3D彎曲木家具源于歐洲,在原有2D彎曲木的技術上進行了突破,讓彎曲不僅僅只局限在一個簡易的“面”,而是一個更復雜的“體”。線條自然流暢、造型簡約舒適,將北歐風情詮釋得淋漓盡致。楊建偉表示,材質、工藝及體驗感的差異化是依諾維紳的獨特之處。
PU發泡材料——紋理、顏色、質感、加工性能接近于柚木、楓木、橡木、水曲柳、蕓香木等高級木材;在強度、防潮、防蟲、阻燃、隔音、質感、抗變形、抗老化等眾多性能上更優于木材,加工制作和木材一樣也能夠切割、開孔等。PU材料還具有密度小、質量輕、不易碎、結構穩定、不易變形、質感好的特性;制造出各種工藝復雜的雕花,尺寸精確,圖案清晰,紋理清晰。PU發泡材質的家具使用壽命也特別長,隨著天然木材的日益緊缺,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加,PU家具在歐美發達地區非常受歡迎,這兩年在國內也越來越多消費追捧此類家具。
如今的消費者對家具的功能性要求不斷提高,家具產品生產也由過去的經濟適用轉向集功能性、裝飾化、美觀化、環保化于一體。而就目前的生產技術來看,PU材質的家具也完全具備了這些特點,尤其環保、無毒。
重組竹——新型的人造板材,由于成型時,尺寸是按使用要求設計的規格材,它不存在像天然木材加工時的浪費,竹材利用率高。物理力學性能優良,加工性能好,外表美觀,工藝簡單,成本低廉。與天然木材相比,幾乎不彎曲、不開裂、不扭曲。并且,竹材的天然紋理未受到破壞,材料本身紋理美觀、細膩。
想變就變的紙質家具
紙質家具——經過特殊加工工藝制成的“紙布”,可承受90斤的外來撞擊10萬次,使用壽命達10年,完全可以滿足一般家具產品的強度需求。具有輕盈、韌性強、不怕受潮、不藏污垢的特點,以及防水、防蟲、防腐、防霉、不脆化等優點,價格十分便宜。更重要的是環保,原料紙纖維來源廣泛,使用后回收、降解都非常容易。
天然纖維復合材料——利用天然纖維與樹脂基體復合而成的一種新型材料。可反復加工,加工時能耗低,對加工設備磨損小。具有吸濕散濕快、抗菌、耐腐蝕、耐摩擦、耐低溫的特點。資源豐富,大部分為廢棄物,價格低廉,不僅減輕環境壓力還可增加經濟收益。
科技木——具有天然珍貴樹種木材顏色、紋理、質地等特性或其他藝術圖案的新型木質裝飾材料。生長周期短,它的普及會對珍稀樹種起到一種保護作用。紋理與色澤的規律性使得材料可被充分利用,經過特殊處理過的科技木質地、耐久性優于普通木材。科技木還可以根據需要制成既有木材質感又有絢麗色彩的各種家具,給予了設計師最大的設計自由。